最近一段时期,不少人中招流感。
据扬州电视台报道,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一位51岁的陈姓女子硬扛流感10天,直到感觉身体吃不消时才就医检查,检查结果直接提示白肺!

就医时,陈女士已经发展成重症肺炎,肺功能基本丧失,严重呼吸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
医生介绍,这可能与陈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免疫力偏低有关!
但是,小郎中仍想提醒大家: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凶险,千万不要硬抗!

流感不是“大号感冒”!
很多人并不在意流感,殊不知此前已经有不少因流感而危及生命的新闻。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流感的并发症风险更高,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因此,今冬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此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门诊部主任医师胡荣欣也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中提醒大家注意下列“就医信号”:
✿感冒三天以上,吃了家常抗感冒药物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
✿老人和孩子,出现高热、意识淡漠等;
✿青壮年出现胸闷心慌气急、乏力尿少伴脸肿,需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

中医如何治疗流感?
此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医师吴欢在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甲流一般可简单分为感寒和发热两个阶段。
在真正出现高热症状前,往往有半天左右的“时间窗”,即“感寒”阶段,此时患者可表现为在甲流盛行期间出现“莫名乏力、没有精神、有点头痛、关节肌肉酸痛、有些怕冷”等症状。
若我们能在感寒阶段能抓住时机、截断病势,对于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
否则,患者很快会出现乏力、恶寒、高热、头痛、咽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典型症状,并进入高热阶段。
01
第一阶段“感寒”
此时,证属于感受寒邪疫毒,要快速辛温发散解表,以截断病势。
可以抓紧时间做三件事:
✿房间内开暖气,煮一杯生姜葱白红糖水,趁热服下,利用葱姜辛温发散力量促使人体微微发汗,以解表祛寒;
✿在衣服的前胸后背处塞进干毛巾,防止汗出湿衣导致进一步受寒;
✿准备好热开水,用温热水泡脚,随着水温下降不断添加热水,以能耐受为度。
这三件事必须同时进行,内外联动,直到遍身微微汗出,即可辅助阳气驱除寒邪,以便于迎接第二阶段的“正面战”。
02
第二阶段“发热”
早期如果解表及时,次日一般就没有怕冷症状了。这一阶段开始发热,这时按照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属于气分证。
这时不能再服用热性的姜茶,否则会加重病情。
应该马上口服白虎汤等中药清热,如果体温超过39℃,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或者口服退热药,一般汗出后就会退热。
这个阶段应避免“病重药轻”,药量、服药频次要跟上,建议清热解毒中药每4~6小时服用一次,服药后可以继续休息,其间要保持大便通畅,否则发热容易反复。
小贴士: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是无效的,仅在有明确细菌感染表现时才需要选择使用抗生素。
愈后防复需注意
待流感痊愈后 ,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避免疾病反复——
✿注意休息,少去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疾病初愈,此时肌表的卫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若疏于防护,有可能复感外邪。
✿避免劳累,运动要循序渐进:疾病恢复期,机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此时不建议剧烈运动,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保护脾胃,清淡饮食:疾病恢复期脾胃功能相对不足,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蔬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并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提高机体的修复能力。
责编:李爱华
来源:养生中国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故事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